想点事情丨收起你狗屁倒灶的贞节牌坊吧!—— 三撕所谓“成都MC浴室事件调查实录”
前晚某时,忽有朋友问我是否知道“成都MC”,我还以为是某家餐厅。之后才明白原来是一家同志浴室,据说有消息称有艾滋病人士刻意入内,故浴室紧急疏散,因而浴室内的群交和放荡大白于天下,引人侧目。我对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多,若有不准确,还望指正。我虽未去过同志浴室,但完全理解去的人。因而曝光就曝光吧,无外乎公众惊诧而已,辩证来看起码也是提升能见度的好事。让原有问题暴露出来,才有公共对话的启动与空间。
直到我看到《成都MC浴室调查实录:约炮与猎奇,艾滋与群交,快感与人性》,我不管这个公众号是不是博人眼球爱营销,但整篇文章写得狗屁不通。于是,我决定要骂人了,骂的就是这些王八蛋 —— 收起你狗屁倒灶的贞节牌坊吧!
通篇所谓的“采访手记”看下来,似乎围绕同志浴室写了不少,有那么点新闻专业主义的意思。实则预设立场、先入为主,个人倾向完全取代思辨提出,沦为真正的“猎奇”。一味批判所谓的“不自爱”,将同志浴室的行为完全等同于“滥交”,对造成这些问题的结构框架一笔带过。这样的文章正是彻彻底底的“性污名”,对性少数平权百害而无一利。
提倡安全性行为、反对恶意传播,这确实是基础共识。提倡所谓的“洁身自好”,对沉溺于性的言行有所批判,这也称得上个人道德倾向,要宣扬也无可厚非。但该文全然偷换概念,将去浴室的人完全等同于沉溺性爱无法自拔者,而对这些人的行为解释只能斥为道德败坏,甚至上升到“反对舶来文化”的高度。标签一层又一层,既然你要贴个痛快,那我也来撕个痛快!
第一撕,撕的是将参与者打成沉溺性爱者,与所谓“滥交”捆绑。
有没有生活空虚、沉溺性爱的人,当然有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我们暂且不论,但去浴室的人就一定是沉溺性爱的么?去浴室即便是奔着性爱去的,追求性爱就是沉溺性爱了?
滥交,指的是无节制或无法控制地参与性爱。如果一个人追求新奇好玩的刺激,在安全自愿的原则下,请问算是哪门子的滥交?滥交或许是一种心理或精神上的障碍,但追求性爱的美妙体验不过是人之常情。有人愿与相知之人共枕,有人愿在萍水相逢下享受鱼水之欢,这才是不同价值取向。不同取向理当尊重,而非将对方打入病理。掌握肆意定义“正常”的权力,正是历史上无数悲剧的起源。该文故意混淆,其心可诛。
第二撕,撕的是罔顾结构压力,将参与者斥为道德败坏。
该文有的地方说对了,浴室确实提供了一个“庇护的空间”,许多同志能在空间内“自由地做自己”。浴室内凡事诉诸性爱的方式是否算“自由的泛滥”且不论,这种“庇护空间”的存在,不恰恰依然说明我们的平权之路漫漫,有诸多压力么?若性少数群体能自由自在地生活,浴室还会有存在的必要么?
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,我们从未见过面向异性恋的“浴室”存在。异性恋者当然也有买春场所,性交易是否应合法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暂且不论。若认为不应买春,或不应合法化,言之有理也无不可。但异性恋群体大可公然牵手接吻,开房共枕,这本来也是性少数群体应有的权利。如今因权利尚未完全争取到位,出现了浴室这种“权宜之计”,批判其为畸形之果可以理解,但将参与者斥为道德败坏,这算哪门子的败坏?
若认为发展不基于爱的性就是败坏,那无论性倾向如何,所谓“约炮”也成“败坏”了。若真持这种保守主义立场,我多少还有所尊敬。只是正如前文所言,求同存异,可以看不惯但没必要说对方“败坏”。但现在明明知道这是“庇护空间”,完全不探讨背后的社会问题,敢打苍蝇不敢打老虎。噢,对不起,是知道老虎屁股摸不得。那这种文章不是保守主义问题,而是鸡贼滑头了。
还好意思将别人斥为“道德败坏”,伪装出一个保守主义立场,实际是一个臭不可闻的投机者。我可以明确宣告,平权办法千千万万条,没有一条是靠将自身伪造成符合“道德完美形象”来实现平权的。正如女人不必像男人才能获得尊重,女人本身就应获得尊重。性少数群体的自尊自爱,跟把自己往一个模子里套,是两码事。同志不等于约炮,更不等于滥交,性少数群体也可以有保守主义者。但要尊重,就要彻彻底底尊重。而不是一边抱怨为何异性恋没有“浴室”,另一边说同性恋不值得尊重。
第三撕,撕的是于事无补的伪装,与反动透顶的嘴脸。
既然该文罔顾结构压力,不敢去摸真正的“老虎屁股”,那它的板子自然打不到真正的屁股上。无论什么平权,必经几个步骤:能见度 - 去污名 - 接纳度 - 分议题 - 常态化。首先就是“能见度”,好比以前连同性恋都“没见过几个活的”,自然谈之色变。等一些公众人物,或身边人也开始逐渐“出柜”,让公众了解“原来同性恋也不是青面獠牙”,那才有后续可谈。因此无论如何,“能见度”是第一位。
当然,这几个步骤要循序渐进,却非简单推动。实际上几个步骤会相互影响,甚至循环往复。譬如以我们所处的环境而言,“能见度”还有许多待解决,无论是银幕不能出现同性内容,还是像本次的“浴室曝光”揭发的深层次问题等。而部分问题已经推进到“分议题”了,如同妻同夫的问题。原则上,有的可以快步前进,有的还要细水长流。像同性婚姻合法化这种接近“分议题”和“常态化”的内容,没解决好前三步,很难真正落实。只是我们呼吁还是要呼吁,发出声音就是保持话题热度,也是促进“能见度”、“去污名”、“接纳度”的好方法。换言之,目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可能性不高,不代表不应推动或呼吁。战略是战略,策略是策略。
所以,我当然认为“浴室现象”存在很多问题。既可能涉及“聚众淫乱”或“经营淫秽”,也说明像宣讲安全性行为的志愿者的行为很有价值。但既然以一个无法预料的方式曝光了,让公众看到了,哪怕他们觉得“丑陋”、“恶心”,那也是好的。要是觉得恶心了,那想想怎么他们就甘心这么“恶心”,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宣讲契机,能让公众明白同志群体的诸多困境。结果一句“道德败坏”,或再来一句“舶来思想”,将其完全归入异类。这不但助长了一种思维的懒惰,还将平权目标越推越远。以此而言,该文才是真正的反动。
“浴室”看似光怪陆离,参与者有所谓的“自毁倾向”。若是个别人士,那还能解释为特例。若是起码一小部分人的心态,那恰恰说明某种社会机制起了作用。为何有人“疯狂”追求性爱,为何有人明知高风险也要“求刺激”,这背后大有文章。张北川说过一句名言,“在没有过去与未来的地方,爱无法存在”。多少同志认识不到自己的未来,他们无法想象,甚至难以参照自己在这个社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。因此,他们只能“好趁青春留倩影”,只能诉诸感官刺激。甚至延伸的对年轻美貌的贪恋,对衰老病态的恐惧,无不如此。
所以,我一直用力批评有关部门不允许银幕出现同性内容的不成文禁令。这不仅仅是“天赋人权”,所谓“既然我是平等正常的为什么不能播”。更现实的意义是,它会给许多人带来鼓舞的力量。就像美剧《摩登家庭》里的一对夫夫,告诉大家原来人到中年,发福碎嘴,也是温馨可人。不一定要保持八块腹肌或年薪百万,才能获得应有的体面生活。
每当有人跟我说,同志里好多人“滥交”,好多人“有病”,所以如何如何。没错,我当然承认有不少人诉诸性爱,也存在许多高危行为。实事求是,不是挥舞平权大旗问题就会跑掉。但我也永远会让这些朋友思考,问题的根源在哪里。是同志更癫狂、更“下半身思考”,还是我们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。不要斥责什么“人贵自爱”,这固然是优秀的价值观,但不是好的社会思考。这种斥责只会显得没有同理心,甚至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。我一直相信,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达到真正的平权。
因此,宣讲安全知识、派发用具是有意义的,因为它遏制了问题更糟糕的发展。这些场所的存在或曝光,本身也有意义。它或给人以慰藉,或给人以思考。最没有意义的,是像“调查实录”这样的文章 —— 狗屁倒灶,狗屁不通,狗屁不如!
有人说该文算是性少数群体里的“古墓派”,错了,我看这是“倒车党”。虽说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,但脑子不清楚可是不分左中右的。
忠贞守节算不是好事,可以讨论,但变成贞节牌坊就变味了。尤其贞节牌坊跟忠贞守节其实已经没什么关系,纯粹变成既得利益与既有体制的维护者与支持者。以为通过“建牌坊”和“骂荡妇”就能让“女人变好”,实则不过是“挑动女人斗女人”,从而更好维护男权。所谓“调查实录”,大体如此。
面对这样的东西,只能撕得干脆利索,再狠狠地“啐”上一口才解恨。